Sunday, May 1, 2016

日本城市-大阪

大阪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大阪府的都市(ōsaka),是大阪府的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大阪市面积22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有267万人,是日本次于东京、横滨人口第三多的城市。
“大阪”在古代多称为“大坂”,而“大坂”一词最早出现在室町时代。自奈良时代开始,大阪就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成为贸易港口。丰臣秀吉修建大阪城,并以大阪作为丰臣政权的统治核心城市。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是当时日本经济活动最为旺盛的商业都市。在战后,仍是西日本的大都市。



日本城市-京都

    
        京都市是一个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京都市的面积为827.90平方公里,下辖11个区。2015年7月,京都市有人口1,468,879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日本城市-东京

东京

        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1329万(2014年1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 。此外,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

         观光景点有东京铁塔皇居东京国会议事堂浅草寺浜离宫上野公园与动物园、葛西临海公园台场彩虹大桥东京迪士尼乐园代代木公园、日比谷公园、新宿御苑、幕张奥特莱斯(outlets)、奥多摩湖、Hello kitty 乐园、明治神宫、忍野八海池袋、上野公园、东映动漫Gallery、涩谷、升仙峡、丰田汽车会馆、筑地市场、千鸟之渊秋叶原二重桥隅田公园、滨离宫庭园 Tsukiji鱼市等。比较有特色的比赛有棒球和相扑,看棒球可以到后乐园站的东京球场,那里是东京巨人队的主场。看相扑可以到秋叶原附近的两国去,那里既有两国国技馆,还有许多相扑选手所属的部屋(俱乐部),每个部屋都有自己的名号与标志。江户东京博物馆也值得一看。





Saturday, April 23, 2016

日本相扑



所谓相扑(sumo)是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 或推出土表外即为胜者。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 ,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尊为日本“国技”的相扑,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时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表”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在日本,相扑运动是高雅的事业,运动员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
职业相扑运动员称“力士”,力士们身高体胖,膀大腰圆,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威风凛凛。相扑不以体重分等级,大部分力士体重在110一150公斤’。400年相扑史上最重的力士是来自美国身高 1.84米的小锦,他曾是大关级别。相扑史上最年轻的横纲是朝青龙,2003年晋升横纲时才年仅22岁。
相扑运动员分段,最高段是横纲,一年不超过4个。其次是大关,横纲与大关即使在一个场所败北,也能保持原来的等级,但连输两场,大关降级,横纲则退休。再其次是关肋、小结、平幕和十两等级;十两以上称力士,成为职业相扑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相扑另4个等级是:新弟子初赛定为序口,以后按比赛成绩定为序二段、序三段、幕下,这4级都属学员、不发工资。他们升级都以战绩为主。力士的头发可以梳成银杏结,幕下以下只能梳丁字形。相扑手过的是森严的等级制生活,连吃饭、上厕所、洗澡,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

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日文:アニメ,英文:Anime)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一般动画片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是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1963)。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所作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动画片里的常青树。动漫大师宫崎骏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电影。





日本动画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手冢治虫,宫崎骏。


宫崎骏

宫崎骏(Miyazaki Hayao,1941年1月5日-),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2013年9月6日宣布引退。宫崎骏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女权运动,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该作再次拿下总票房第一,超过300亿日元票房成为了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而此时,日本动画的年度经济总额才5000亿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亿。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动用到了首相来为首映捧场。宫崎骏的成功开始得到国际的承认,作品得到奥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奖项。


日本歌舞伎


歌舞町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阿国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入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渊源:

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 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
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淫活动。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这种歌舞伎被称为“若众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员因为年轻貌美,深受武士的喜爱,演员生活作风糜烂,经常和观众发生同性恋情,时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发生。幕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但难见效果,也就是现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歌舞伎从此改变了侧重以美媚之貌蛊惑观众的做法,转而追求演技,逐渐发展成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演艺。只能男人演歌舞伎,歌舞伎演员都是男人。
明治时代后,从西洋归国的知识分子和执政者们看到西洋社会里把艺术视为国家文化的象征。于是就把歌舞伎当作了日本文化的代表。歌舞伎从此被视为现代人所为的艺术。

Friday, April 15, 2016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日语:かどう,英语:ikebana)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几大流派:
池坊花派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
池坊流池坊流
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草月流派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古流派

古流兴起于江户中期,插花风格深受中国宋代文人插花的影响,以及后期,受中国儒家思想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它除以儒家的伦理学为其哲学基础外,还以禅宗佛教学为其指导.它跟其他所有流派一样以其少,巧,美来表达人和自然的千变万化.儒家学说认为,一条线是象征性的,两条线是和谐,三条线表现完美.这导致插花的构图基础是不对称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花枝代表天地人三个方面。

日本和服

和服(着物--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民族服饰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和服可分为公家着物和武家着物。现今所谓和服实即古时之小袖,小袖的表着化始自室町时代,贵族的下着白小袖逐渐成为庶民的表衣。 “着物”除了包括“吴服"之外还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时代的狩衣等等,这些都非源自吴服,而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服饰。十二单则是由奈良时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后又有变化和创新。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在日本,出席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剑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业式、宴会雅乐、文艺演出以及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日本人都会穿上端庄的和服去参加。 和服的穿着文化及礼法被称为装道。和服承载了近30项关于染织技艺的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以及50多项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品。制作和服的越后上布、小千谷缩以及结城紬更是录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起源于日本列岛,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日本料理,也在部分地区的现代汉语中使用,通常也指日本菜。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会席料理
本膳料理
以传统的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源自室町时代(约十四世纪),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菜色由五菜二汤到七菜三汤不等。
怀石料理
茶道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镰仓、室町时代),茶道形成了,有此而产生
怀石料理,这是以十分严格的规则为基础而形成的。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统的烹调系统是“怀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日本古老的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的戒律是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必吃饭。可是年轻的僧侣耐不住饥饿和寒冷,将加热的石头包于碎布中称为“温石”,揣到怀里,顶在胃部以耐饥寒。后来逐步发展为少吃一点东西,起到“温石”御饥寒的的作用,详情大家可以浏览日本料理专门网进行查阅。

会席料理
晚会上的丰盛宴席菜式。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怀石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品尝到。

Saturday, April 9, 2016

日本风景——樱花

赏樱

赏樱(Sakuragari)是日本人的习俗,日文称作花见。樱花是日本的名花,被认为是日本人精神的象征。赏樱习俗源于奈良时代开始的花祭、花会、花宴和花舞等。从平安时代起赏樱作为京都宫廷贵族的一种娱乐而流行。武士时代的足利义满丰臣秀吉等将军都酷爱赏樱,遂使赏樱亦成为武士的爱好。在江户时代商人阶级兴起之后,赏樱逐渐扩展到庶民之中,成为人们春季游乐的活动之一。

赏樱时间

一般而言,九州、四国等地赏樱在 3 月底 4月初,东京等地赏樱要在4月中旬,北海道赏樱要待到5月中旬左右。每当樱花开放之际,人们便成群结队地来到樱花树下,摆好点心、赏樱米团以及各种酒和小吃 ,放上音乐 ,开 怀畅饮,尽情欢乐 。

樱会


      日本政府每年4 月中旬要 在新宿御苑举行樱会,招待各国驻日外交使团和各界名人,届时天皇或首相要出面接待与会来宾。


由于樱花是沿着日本列岛、按气温上升的程度由南向北渐次开放的,故日本人赏樱的时间因地而异,迟早不一。

1、冲绳:本部町八重岳
2、熊本:阿苏 
3、广岛:濑户内海国立公园——笔影山
4、新泻:高田公园
5、东京:目黑川
6、山梨:富士山樱

日本园林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 园林 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3]  、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枯山水

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池泉园

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筑山庭

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或阜,日本称为“筑山”(较大的岗阜)或“野筋”(坡度较缓的土丘或山腰)。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

平庭即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茶庭
也叫露庭、露路,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日本文化

文化之例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是一种以摔法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特有的一科,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温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佛经,用毛笔抄录经书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也可撒上鱼子酱等。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Friday, April 1, 2016

中国城市欣赏3——香港,澳门

    香港

    香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其余两面与南海邻接。
香港是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齐称为“纽伦港”,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连续21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
香港素以优良治安自由经济、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闻名于世,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澳门

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经过4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1]  。
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